新闻中心

关注行业发展、服务创造价值

什么是三温测试?为什么在FT测试中使用三温测试?
2025-05-06 10:53:34

什么是三温测试

三温测试是指对芯片在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温、低温、高温)进行的性能测试,旨在全面评估芯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包括:

常温测试:在室温(25℃左右)下进行,作为基准测试条件,评估芯片在正常工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低温测试:在芯片的最低工作温度以下进行,一般为-40℃至0℃甚至更低,考验芯片的低温启动能力和在寒冷条件下的稳定性。

高温测试:在芯片的最高工作温度以上进行,一般为70℃至125℃甚至更高,加速芯片内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暴露潜在的可靠性问题。

为什么在FT中进行三温测试

在FT阶段引入三温测试,主要基于以下关键需求:

1.捕捉温度敏感性缺陷,提升测试覆盖率

芯片在极端温度下易暴露常温测试无法发现的隐性缺陷:高温:漏电流增大、时序偏移、散热失效、材料热膨胀导致连接断裂。低温:材料脆化、电源启动异常、时钟抖动、晶体管阈值电压漂移。

通过三温测试可覆盖更广的失效模式,提高缺陷检出率,避免客户退货风险。

2.验证宽温区可靠性,满足严苛应用场景

行业标准要求:汽车电子(AEC-Q100)、工业设备等要求芯片支持-40℃~125℃甚至更宽温度范围。实际应用需求:如车规芯片需在发动机舱高温(>85℃)或极寒地区(-40℃)稳定运行,三温测试模拟真实环境,确保芯片全生命周期可靠性。

3.确定芯片工作温度边界,指导设计优化

通过测试芯片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如最大频率、功耗和信号完整性,来确定其有效工作范围。识别温度敏感参数,推动设计加固,例如增加温度补偿电路。

4.评估热应力耐受性,预防早期失效

温度循环测试:在FT中穿插高低温快速切换,检测芯片因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焊点开裂、分层等机械失效。加速老化测试:高温环境下运行芯片,加速电迁移、氧化层退化等故障,预测长期可靠性。

5.优化量产良率与成本效益

筛选潜在缺陷:剔除因工艺波动(如金属线宽偏差)导致温漂超标的芯片,提升出厂良率。三温方案以较低成本覆盖主要失效模式,比较适合量产节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三温测试的流程

1.准备工作

确定温度范围:根据芯片规格确定测试的温度范围,通常三温测试的温度范围为-40℃至125℃。

准备测试设备:准备好三温测试机台或仪器,一般包括恒温槽、控温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2.设备连接及设置

设置温度范围:根据测试要求设置测试设备的温度范围,通常需要进行预热操作以达到目标温度。

校准温度:使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温度控制准确可靠。

连接芯片样品:将芯片样品放入测试设备中,并确保所有连接线路正确连接。

3.执行测试

冷启动测试:将测试设备降温至所需低温,待温度稳定后进行冷启动测试,即在低温环境下测试芯片性能。

稳定测试:在设备稳定后进行长时间的稳定测试,通常要持续几小时,以验证芯片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热启动测试:将温度调高至高温范围,进行热启动测试,验证芯片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

循环测试: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循环测试,以模拟芯片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温度变化。

4.测试结束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芯片的性能参数、温度变化等,并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判定:根据测试结果判定芯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本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