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 刻蚀(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在 ICP 刻蚀设备中,感应线圈一般位于反应腔室的上方或周围,当射频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在腔室内感应出环形的电场。这个电场加速电子的运动,使其与气体分子碰撞,从而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的离子、电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形成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的能量分布和运动轨迹对等离子体的产生和维持起着关键作用。此外,通过调节射频电源的频率、功率以及线圈的匝数等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等离子体的密度和特性。
1.技术优势
高刻蚀速率由于能够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提供了大量的活性粒子参与刻蚀反应,因此刻蚀速率相比 CCP 刻蚀等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这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刻蚀均匀性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等离子体的分布和离子能量,使得在大面积的基片上能够实现较为均匀的刻蚀效果。这对于保证芯片制造过程中各个器件的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至关重要。
高深宽比刻蚀能力能够实现对高深宽比结构的精确刻蚀,例如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制备纳米级的垂直通孔、精细的栅极结构等。其独立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和离子能量的特性,有助于在刻蚀高深宽比结构时,避免底部刻蚀不足或侧壁过度刻蚀的问题。
2.技术局限:设备成本较高、对气体纯度要求高。
3.工艺控制要点:气体流量和比例、射频功率调节。
4.应用拓展:第三代半导体制造、光电器件制造。
CCP 刻蚀(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在 CCP 刻蚀系统中,两个平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面积以及射频电源的参数(如频率、功率)对等离子体的产生和特性有重要影响。当射频电压施加在电极上时,电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电离。由于电子质量较小,其运动速度远快于离子,在电极表面会形成鞘层。鞘层的存在会影响离子的运动轨迹和能量分布,进而影响刻蚀过程。此外,CCP 刻蚀中的电场分布相对较为均匀,这使得等离子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相对均匀的特性。
1.技术优势
结构简单易维护与 ICP 刻蚀设备相比,CCP 刻蚀设备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感应耦合系统。这使得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更加方便,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和技术门槛。
灵活性较高对于一些简单的刻蚀工艺或对刻蚀精度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应用,CCP 刻蚀可以通过调整射频功率、气体种类和流量等参数,快速实现不同的刻蚀效果。其灵活性使得它在一些小规模生产或研发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
2.技术局限:刻蚀速率较低、刻蚀精度有限。
3.工艺控制要点:电极间距调整、射频频率选择。
4.应用拓展:印刷电路板(PCB)制造、微纳结构初步加工。
本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